新闻中心

让文化永远“吃襄”

12月,襄阳市致远中学高一(8)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客串起主播,介绍自己和小伙伴对襄阳文化实地调查的成果,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叙说让大家兴致勃勃、掌声不断,仿佛吃到了一桌带有浓郁襄阳风味的大餐。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由王维的《汉江临眺》引发调查灵感的黄家晟,带领大家顺着东街,穿昭明台,过夫人城,沿护城河,经仲宣楼,一路追寻古城墙的斑驳印记,倾听历史的深沉诉说。之后,大家结合实地考察,对古迹的保护、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炎黄被称为华夏民族的起源。沈陈阳同学选择追溯古代史之前的早期社会、新石器时期的凤凰咀遗址。凤凰咀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5000年的凤凰咀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前王、闫营两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城址,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传奇的名称由来以及与屈家岭文化的密切关系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小伙伴们通过看、考、听,及拍摄了大量图片,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兴起与鼎盛。

“刘秀孔明功四海,孟诗米字誉千年”。米公祠全身剖析也颇具看点,小主播张晗的精彩讲解是成功的关键,让大家领略了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既整体气韵,又兼顾细节完美的书法艺术,欣赏到了“天下第一难书”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

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的习家池,是全国现存少有的汉代名园。不用久久沉醉千年古城的幽思遐想,古迹的辉月流光也值得品味。陈一帆同学的“玩转”习家池,成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作品,一举获得了最佳成果、最佳方案、最佳制作三大奖,习家池好似因为皮日休的《习池起舞》、杜甫的《初冬》、孟浩然的《高阳池送朱》这些华丽的包装而自带主角光环,但毓秀美景和人文风景才是习家池的“定海神针”。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郑智宸同学另辟蹊径,着眼于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丹江水库的水量分布、水利工程等进行细致的考察,再结合相关资料实地取景,让同学们犹如上了一节地理课,不仅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来龙去脉,也惊叹于国家及人民的长远智慧。

闲暇之余,畅游一回大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耿玉领同学所在的调查小分队清晨就开进岘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岘山作为历史名山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自然风光也让他们流连忘返。随着夕阳余晖褪尽,队员们的调查也落下帷幕,他们觉得这种学游结合的方式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动诠释。

山间夕晖散尽,万籁俱寂,但古城的一座街道正是华灯初上,人声鼎沸的时候,王雪嘉同学和她的小伙伴们此时正行走在这座古色古香的繁华街道——北街,他们已经完成了对北街的建筑风格、历史特色、发展变化好几个方面的调查,正惬意地享受北街的烟火气息,具有诗人气质的王雪嘉同学不禁诗情大发:墙头飞檐叹世事变迁,灯火通明见人间繁华。

这次调查活动从选题、组队、设计、组稿到展示历时近一个月,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弘扬了襄阳文化,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