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舞台搭到家门口 政策讲到心里头

东南网9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马丹凤 见习记者 罗昱伦)

8月,中央宣传部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名单,“福建省三明市流动九游会老哥俱乐部舞台车百场文化下乡活动”项目榜上有名。

三明乡村人口占比高,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文化活动缺乏。2007年至今,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依托流动舞台车常态长效开展“百场下乡巡演”,17年来流动舞台车载着这支“文艺轻骑兵”走遍全市11个县(市、区)141个乡镇(街道),开展演出1380场,行程70多万公里,惠及群众百余万人次,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把政策理论热点,新时代的成就、变革等呈现在村民面前。

下乡

开坏了3台流动舞台车

5月25日,2023年三明市流动舞台车巡演活动启动,首站在清流县林畲镇。台上,演员表演新创作的《礼赞二十大 我们再出发》音乐快板。台下,村民们戴着草帽、打着遮阳伞,跟着音乐节奏摇摇头、晃晃脚。

“这些年我们开坏了3台流动舞台车,再苦再难没人抱怨过,看到乡亲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就觉得值。”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张春英,是最早一批站在流动舞台车上为村民们演出的团队成员之一,话匣子一打开,她和同事们细数起17年来下乡巡演历程中的笑与泪。

2008年春节,罕见的冰冻灾害使鹰厦铁路停运,乘客被困在三明火车站。听到这个消息,团队连夜开着舞台车从乡下赶到火车站,顾不上一路颠簸与疲惫,她和伙伴们一下车就换装、上台。张春英个子高,站在后面,看着前面演员们摆造型的手一直在发抖,但始终面带微笑。音乐响起,车站里农民工们趴在玻璃上往外看,掌声一阵阵从车站里传出。

“最早下乡时演出队伍是‘50后’‘60后’领头,如今队里最年轻的‘00后’已经下乡演出多次。”张春英告诉记者,17年来一场场演出已经在他们和村民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奔赴的约定。

下大雨车困在山路上时要赴约,因为村民会赶来请演员们去家里吃餐热饭,打着伞也愿意继续看演出;还没开始表演节目衣服就被汗浸透的酷暑要赴约,因为村里的阿婆会主动把演出服拿到自家的晾竿上晒;只有几十户人家、前些年路还不通的自然村要赴约,因为上次离开时老人家固执地一定要送上自家的水果,拉着演员们的手用乡音问“什么时候还来”……

演出

每到一处都要开展问卷调查

歌舞小品,手机、电视上都能看,为什么一定要跋山涉水、顶风冒雪地到村民家门口去表演?流动舞台车送下乡的不仅是表演本身,政策理论宣讲、人与人之间凝结着情感的互动是表演之外更重要的东西。

“你们刚刚唱的那个政策,具体是怎么回事?”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流动舞台车百场文化下乡活动项目制作人陈秀媚经常听到村民问这个问题。文艺院团肩负着政策理论宣讲“传声筒”的责任,每次演出的节目创编都“有主题”“有任务”,让更多偏远山区的村民了解医改、林改、乡村振兴等,是一个个歌舞、语言节目背后的深意。

“我们能不能也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不止一次,村民或地方干部主动找到陈秀媚,提出借他们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请求。今年在大田县太华镇汤泉村演出时,流动舞台车刚打开不久,队员就带着一位村民来找陈秀媚。原来,村里有几个白鹤拳的爱好者,经常组队练习,想趁着流动舞台车来村里送表演的机会“秀一秀”。陈秀媚把这个临时提议的节目加进演出安排里。几个能打白鹤拳的村民接到同伴电话,赶紧从田里赶了过来。“村里舞台少,表演机会少,大家能聚起来看表演的时候也少。”陈秀媚说,流动舞台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下乡十几年也积攒起一些影响力。许多当地的文艺爱好者希望能把自己的节目送上这个舞台。

“怎么样让流动舞台车上的节目更有新意、有意义,更吸引观众?”这是陈秀媚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每到一个乡镇表演,他们都要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观众对节目的评价和意见,作为下一年节目创编的重要参考。

观众爱互动、爱看本地的东西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于是他们的表演中互动环节越来越多,地方特色非遗元素越来越多。今年的巡演中,团队就在互动环节融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和“福文化”,邀请观众亲自印出一个“福”字。“我们未来的节目创作也会更考虑到观众的参与度,把三明的特色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进去。”张春英说。

友情链接